首版《亚洲葡萄酒评论》主席和《飞行酿酒师》电视系列节目主持人Eddie McDougall表示,这本指南将帮助亚洲葡萄酒走向世界。金琳翔撰文。

《亚洲葡萄酒评论》是如何诞生的?

我们在录制《飞行酿酒师》电视系列节目时,走遍了亚洲所有的葡萄酒产区,并且那个节目很大一部分考察的都是大家之前闻所未闻的葡萄酒产区。于是我们就想这会对亚洲地区的葡萄酒消费产生什么影响;再想得稍微长远一点,假如有一天亚洲开始出产品质十分出众的葡萄酒,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将更多地为本地葡萄酒所吸引,有点像是美食界的流行趋势那样。当前人们对从农场到餐桌的理念更感兴趣、对本地的精酿啤酒更感兴趣,所以现在无疑出现了一种趋势:人们在选择美食美酒的时候更愿选择离家稍近一点的地方出产的商品。

你们在说服酒庄参与时面临哪些挑战?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语言。你可以想想印度,它有那么多的语言,包括印地语和各种方言。他们的英语水平不是那么高,很多中国和日本酒庄也是一样,除非他们隶属于一家更大的组织或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劝说他们参与难度要大得多。第一年的时候人们也非常谨慎——他们想要看看事态的发展。美露香这家一流酒庄摘得了我们的首届年度最佳酒庄称号——绝对是当之无愧,这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种超高水准促使其他酒庄积极参与进来。

你认为亚洲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如何?

商业酒庄一直都会以规模取胜。但即使是这些酒庄也总有一些隐藏在角落里、没人听说过的葡萄酒项目。所以,它们的确存在,不过我认为相比其他国家来说,亚洲酿酒商可以更快地接受流行趋势,因为很多亚洲酿造商在海外受过培训——他们去过澳大利亚、美国或法国,受过当地葡萄酒历史或古老酿造风格的熏陶,并见证了古老酿造风格的复兴和新技术的诞生。比如,日本北海道地区有一些非常有趣的黑皮诺酿造商,他们奉行出色的有机理念,对细节一丝不苟,而巴厘岛有一群家伙利用古老的索雷拉系统,酿造出来的加强葡萄酒特别棒。印度还出现了一种非常简单的白葡萄酒酿造方法,效果出奇地好。所以说亚洲葡萄酒风格各异,令人惊艳。

至于说葡萄栽培,我认为亚洲永远都不可能和其他地区一样。热带气候条件下,一年差不多可以采摘两次或三次,葡萄藤的生长周期相当短。所以,由于葡萄生长周期短,传统的酿造技艺或葡萄品种并不一定适合。我们必须摸索出在生长季如此之短的情况下适合种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大获成功的都是鸽笼白、长相思、弗德乔、维欧尼和白诗南这样的葡萄。这些白葡萄酒在亚洲表现很好,因为它们在极短的成熟期内就积累了所有风味。它们的果皮较厚,抗病能力更强。你可以想想红葡萄品种:不论是赤霞珠还是丹魄这样的早熟品种,红葡萄酒的熟成时间都要长得多。红葡萄酒之所以特别出色肯定还有更多因素发挥作用,我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发现那些因素。
你认为亚洲的哪个葡萄酒产区前景最光明?
说到品质的稳定很难绕开日本。这就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制造索尼随身听到酿造黑皮诺或霞多丽,日本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我认为这种高水准的一致性——这也正是现在亚洲作为一个葡萄酒产区所需要的——反而会提升创造力或创造出复杂度更高的葡萄酒。作为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中国无疑是很多人眼中的金蛋,但是我还是认为印度这样的国家因为大力推动当地葡萄酒旅游业而前景一片大好,比如纳西克或湳蒂谷。人们驱车几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风景迷人的葡萄酒产区,坐在那里欣赏葡萄园,来上一杯葡萄酒和一些冷盘或当地风味美食,享受如同纳帕谷般的品酒室体验。这一点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也是相当重要——不仅仅是酒瓶中的佳酿,还有一条龙服务。

你觉得整个行业对亚洲葡萄酒有抵触吗?

要是回到五年前,我敢肯定地说很多人都对亚洲葡萄酒心生抵触。但是现在我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从事的事业,人们也看到了这些地方的成功,所以人们对它非常接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洲侍酒师,他们本质上是亚洲人,希望看到自己的同胞成功。他们想要推介和自己有联系的葡萄酒。就像法国侍酒师积极推广自己同胞的葡萄酒一样,一个年轻的亚洲侍酒师也会成为亚洲葡萄酒的拥护者。侍酒师或行业层面上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抵触,目前来讲消费者层面上的抵触更加明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某位消费者去巴厘岛这样的地方度假,他在15年前买了一瓶巴厘岛葡萄酒,这次经历非常糟糕,于是他说:“够了。下次再也不买了。再也不买亚洲葡萄酒了。再也不买巴厘岛葡萄酒了。一次就够了。”葡萄酒就是这样,仅仅一次糟糕的体验就全完了。所以,但愿我们现在吸引到了更多初次尝试亚洲葡萄酒的客人,让人们第一次就接触到好酒。这样他们就会成为回头客,更愿意支持和品尝本土产品。


 

登录asianwinereview.com下载《亚洲葡萄酒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