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对中国粉丝负责的精神,圣迭戈的这家啤酒厂一切都亲自把关。Jonathan White采访。

“傲慢的混蛋”在中国精酿粉丝中相当有名气,不过提到它背后的圣迭戈巨石啤酒厂,大家可能没那么了解,但实际上,这家建于1996年美国第二波精酿浪潮期间的啤酒厂早已拥有了一大批虔诚的追随者。二十年来,他们不断扩大规模,先后在里士满、弗吉尼亚和德国柏林建立了分厂,并且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建有其他项目和经销网络。而现在巨石啤酒终于来到了中国!创始人Steve Wagner和Greg Koch近日现身上海和北京,对巨石进入中国的首批产品进行考察。他们接受了《饮迷》的采访,谈了谈他们为什么要亲自上阵以及为什么认为现在时机来了。

《饮迷》:为什么选择现在进入中国?

Greg Koch:中国很牛。我们了解到,巨石啤酒在中国有无数粉丝,我们想要让这些粉丝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喝到最新鲜的巨石啤酒,于是我们说做就做。这是我们送给中国粉丝的礼物。

Steve Wagner :我们是带着礼物来的。

Greg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忙着在里士满、弗吉尼亚还有德国柏林建厂。它们都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营,现在我们终于有精力来开发中国这个极其复杂但潜力无限的市场了。

里士满巨石啤酒厂鸟瞰图,照片来自:Creative Dog Media

Steve:对我们来说,啤酒能够保持原汁原味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人们尝到是它原本的味道。我们的啤酒以前也曾进入中国,但消费者根本没有喝到巨石啤酒的真正味道。那些啤酒没有经过我们的授权,而是通过平行销售或者其他什么渠道进来的,所以我们干脆自己来,对冷链物流进行全程控制,从酒厂到客户和终端消费者的每一步都严格监控。是的,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放慢步伐,但保持品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我们的规模没办法做得很大。

对巨石啤酒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者们在第一次接触我们的产品时,就能够喝到风味纯正而不是放了很久的啤酒。要是啤酒品质受到影响,我晚上会心碎到睡不着。

Greg:我们在组建中国团队时非常谨慎。两个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在南加州长大的中国人,现在住在中国,他是我们的铁杆粉丝,也了解巨石这个品牌很多年。另一个是外国人,他在中国好像有12年了,汉语说得很流利。我们通过这个团队与中国的物流商和零售商沟通,确保中国粉丝拿到手的是风味地道的巨石啤酒。

《饮迷》:你们打算在中国直接酿造吗?

Greg :目前我们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圣迭戈有 巨大的地理优势。我们的总部靠近太平洋,啤酒酿好直接运到对岸的中国来非常便捷。

Steve:我们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保证啤酒运到这里后仍然是新鲜的,我们会在整个运输途中严格把控,把美味的啤酒送到粉丝手中。当然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了,至少我们现在是这样打算的。直接在中国酿造对我们来说似乎难度太大了。

Steve Wagner(后)和Greg Koch(前)

Greg: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考察一下物流运输的效果如何,结果让我们非常放心。你现在喝的这瓶 [小编:这瓶是从WOB精酿啤酒餐厅购买的一瓶巨石佳酿印度淡色艾尔],和Steve手上那瓶是一样的,我从北京到上海连续几个晚上都在喝它。我们对它的品质非常非常满意。

迷》:你们总共往中国运了多少啤酒?

Steve :一个集装箱吧。一开始数量很少,并且很可能不会增加太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数量都不会太多。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带给粉丝最纯正的体验。

迷》:洲其他国家呢?在中国是你最大的市场吗

Steve:不是。我想我们在那些更早开发的市场上销量更大。比如日本。不过我们在日本也差不多采取了同样的方式。我们在当地有一个规模较小的合作伙伴,我们对它十分信任,我们知道他们会把我们的啤酒照料好的。他们一般会采取预售的方式,等啤酒一到货立马发出去,口感绝对新鲜。这种模式规模较小,增长也慢得多。

迷》:你们给中国市场设定的成功期限是多长?

Steve:这个怎么说呢,我们是企业家,把这当成一项长期事业来做,所以我们从来不会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对不对?我们一定会在这里取得巨大成功,这一点我们毫不怀疑。我们打算坚持多久?什么时候就会撒手不干了?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

Greg :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已经证明了这种方式是可行的。要是我们一下投放大量啤酒,那肯定不行。要是我们降低物流成本或者对冷链物流不够小心谨慎也不行。但是只要我们为品质设定了一个高标准并坚定地执行,一切就好办了,我们可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因为只要啤酒完好无损地运到中国——这个我们已经成功做到了——我们相信中国的粉丝一定会买账的。

迷》:冷输全程都由你们负责吗

两人:是的。

《饮迷》:你在日本也是这样做的

Greg :不完全是。我们和日本一家进口商合作,我们对它非常信任,它在冷链物流这块很在行。事实证明他们真的棒。在中国我们更多地亲力亲为,并且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在日本我们没有自己的员工。

访客参观啤酒厂

《饮迷》:你们在哪些国家有自己的员工?

Greg:全美各地市场都有我们的销售代表。但是除了德国和美国外,员工最多的就是中国了——对了,可能英国有三个,这里的正式员工现在也是三个?我们还在扩大规模,会不断增加人手。

Greg:现在只要有人说到 “啤酒”和“中国”这两个词,我们就会忍不住强调冷链的重要性。比如现在你杯子里的啤酒——我们知道它酿出来不到60天,全程每一步都冷链运输。巨石啤酒厂从建立第一天起就坚持品质第一。那时候我们的规模比现在要小很多,人们会质疑说,‘嘿!你们不怕做大了以后无法保证品质吗?’答案是“不会的”,但前提是所有决策都要以品质为中心。所以有时我们会拒绝卖给某些客户,并且很多时候不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大规模,因为在基础设施和啤酒产能到位之前一味扩大规模的话,品质就得不到保证。

Steve:我们刚开始在圣迭戈起步的时候,要是有客户无法冷藏啤酒桶或者平时常温储存,只有在客人点单的时候才用一种冷却板之类的装置临时冰一下,我们会拒绝卖给他们。

Greg:的确是这样的。

Steve:不好意思,虽然我们也很想把啤酒卖出去,但不能卖给你。

Greg:一开始销量的确受到了影响。但是我们相信从长远看来这样做更加值得。现在我们已经名声在外了,大家都知道由于管理严格我们的品质绝对信得过。

Steve:现在技术发展也超级给力。我们给运输中的啤酒配备了温度传感器。

Greg:你可以通过wi-fi在app上直接查看温度,非常精确。

Steve:我们在中国就碰到过一辆不合格的运输卡车,问题不在于它没有配备制冷装置,而是说它是一辆冷冻车!他们竟然把啤酒装在了冷冻卡车上。我们拦下了它。

Greg:他们停在路边,等另外一辆卡车开过来把货拉走——还好我们及时发现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饮迷》:你们在中国有没有遇到过手续上的麻烦?

Greg:做生意肯定会碰到问题的,你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不管你之前做了多少准备。但我们真的下了很大功夫遵循正确的流程。只要你不为了图省事走捷径,你的麻烦就会少很多。所以我们会确保申请材料准备到位。我记得21年前我们第一次申请酿酒执照的时候,我把申请表递给了负责人,他看着我说:“这是我见过的信息填写最完整的申请表。”我当时反复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因为这对我来说这太重要了,要是我搞砸了……你就不能有搞砸的想法。千万不要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