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如何重塑美国小城[Curbed]

热衷精酿啤酒的酒鬼们正在拯救美国衰败的乡村,因为越来越多的酿酒厂、酒吧都如雨后春笋般在小型社区出现。作为聚会之地,这些地方已成为拉动就业的生产力与当地的名片,来看看其中一些精酿啤酒商是如何用精酿啤酒,将鲜为人知的小城与中部大地重新带回人们视野的。

  • 酿酒厂、酒吧通常是社区的社交和聚会中心,以及形象与自豪感的来源。精酿啤酒协会发现,约1.6%的精酿啤酒爱好者会每年出行十次以上,参加各地的啤酒节,或只为在知名的酒厂或酒吧喝一杯。
  • 鉴于精酿业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各地政府也纷纷开始支持其发展。像是弗吉尼亚、俄亥俄还有北卡都实行了针对酒商的激励措施。为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波特兰Zoiglhaus市的经济发展协会已向愿意在Lents地区建厂的酒商投资一百万美元。

 

纽约有一家“无瓶装”葡萄酒店 [Food Republic]

River Coyote是一家没有任何瓶装酒出售的葡萄酒吧。所有的酒都别出心裁地被装进了小桶里,并由氮气排出,这样的设计能保证每次出来的酒都十分新鲜。因酒饮执照受限,这家位于纽约城中的酒吧另辟蹊径,成为“零瓶装”的葡萄酒吧。

  • 高脚杯没有挂在架子上,也见不到任何酒瓶,甚至还有一台铜制的浓缩咖啡机,这里最像葡萄酒吧的地方可能就是墙上满满一排的20只酒头。酒头中不仅能喝到新鲜的葡萄酒,还有西打、红茶、冷萃咖啡以及气泡水。
  • 直接售卖桶装葡萄酒的概念其实来源于老板Jay Nir自己关于瓶装葡萄酒的痛苦体验——酒吧中售卖的葡萄酒口感会受其开瓶时间影响,斟出的每一杯酒味道也不尽相同。因而在自己的店里,他尽力保持每杯葡萄酒水准一致。同样的理念还被应用到了店里广受好评的咖啡上。
 

任重道远的葡萄酒 [中国日报]

照片:蓬莱葡萄酒庄

中国山东省的蓬莱正试图在世界葡萄酒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越来越多的酒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当地扎根,其中还有来自波尔多的巨头拉菲酒庄。但邻近的城市烟台与西部的宁夏产区早已名声在外,蓬莱要成为中国葡萄酒领军之地还尚需时日。

  • 第一个在蓬莱建立葡萄酒庄园的是英国投资商Chris Ruffle。早在2004,他便在当地建立起Treaty Port Winery这座苏格兰风的石头城堡。
  • 这座与日本及韩国隔渤海相望的港口城市成为葡萄酒商进驻之地并非偶然,而是由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决定的:丰富的降雨量与日照、显著的温差、土壤中富含有机物质及适当的酸碱度,都是有利葡萄生长的因素。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农业及旅游业带来了商机。
 

改变芝加哥的酒吧产业的调酒师 [Punch]

在那些手工鸡尾酒发展成熟的城市中,酒吧业后起之秀的成功总是与城中第一家有开创性的酒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芝加哥来说,这家酒吧便是The Violet Hour,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成为风城业界典范的吧。

  • 10年前6月份开业的The Violet Hour是芝加哥当地调酒文化的开创者:不仅是用除伏特加、金酒与朗姆之外的其它烈酒做基酒的先锋,还树立了业界评判鸡尾酒的标准。
  • 但其实这家传奇酒吧的团队中除去联合创始人Toby Maloney之外,其余的成员都是从调酒门外汉起步的。
 

香港回归时期无处安放的宿醉:追忆12家在1990年代中期最受欢迎的酒吧 [南华早报]

回归20年后,《南华早报》回顾了12家曾在香港回归时期风靡城中的酒吧,但它们无一幸免,全都已经关张大吉。

  • 这12家酒吧分布在兰桂坊、旺角以及尖沙咀,甚至还有一家藏在铜锣湾的商场中。虽然在过去20年中它们已渐渐销声匿迹,但是香港回归时期夜生活的见证。
  • 这些酒吧各具特色:不仅有曾经的兰桂坊中心Oscar,当年英格兰球星加斯科因酗酒丑闻的发生地——China Jump;还有夜场同行、名人、空乘的地下聚集地 Big Apple以及华裔最爱去的The Flying Pig;也不乏老港风代表并曾出现在007电影《金枪客》中的Botto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