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Burrell 这次来中国是受《饮迷》邀请主持广州朗姆酒品酒会,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请他谈一谈对朗姆酒这一品类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Jonathan White采访。

《饮迷》:朗姆酒的现状如何?

朗姆酒必须了解自己的现状。它是一个发展中的品类,仍在努力吸引消费者,并试图让人们明白为什么某款朗姆酒的价格这么高。朗姆酒的最大问题是大部分流行品牌都价格低廉,所以在人们眼里成了一种不值钱的烈酒。能够改变你偏见的唯一方法就是告诉你我们如何酿造它、它的成分、还有为什么它和你喝的威士忌或波本一样出色。这才是朗姆酒生产商需要传递的信息。只说“我们是超高端朗姆酒”,“我们如何如何”是远远不够的——这只对伏特加奏效。

《饮迷》:这方面有什么进展?

Luca Gargano一直在推动创建一个全新的朗姆酒分类法,它的唯一标准是酿造方式——蒸馏。想想那些顶级单一麦芽威士忌吧,它们全都用的是蒸馏罐;干邑也全都使用蒸馏罐。它是最古老的蒸馏器,但是现在的很多产品都是用多重蒸馏柱酿造的,这是一种现代蒸馏法。这没问题,它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但你在付钱的时候必须问一下自己:“我是买多重蒸馏柱酿造的、一次生产出几千瓶的产品?还是多花点钱买罐式蒸馏、所以风味要丰富得多的单批次产品?”威士忌行业就是这样的——人们花更多的钱购买单一麦芽威士忌,因为他们是罐式蒸馏。调和型威士忌价格要低一点,因为它们在调和过程中用到了柱式蒸馏威士忌。

有些朗姆酒生产商早就把自己用蒸馏罐酿造的产品称作“纯” 朗姆酒。要是它产自一家酒厂,他们会用“单一”来描述。人们把这些朗姆酒定义为“纯单一朗姆酒”, 而传统上调和朗姆酒指的是酿造它的酒厂同时使用了蒸馏罐和蒸馏柱。它也是产自同一家酒厂。所以很多英语加勒比国家——巴巴多斯、牙买加、圭亚那——都既有蒸馏罐也有蒸馏柱,它们现在将自己的朗姆酒称作“单一调和朗姆酒”。

《饮迷》:采用多重蒸馏柱的酒厂对此作何反应?

问题就在这里。采用多重蒸馏柱并不代表着生产出来的朗姆酒不好。这也不代表它很便宜。有些用多重蒸馏柱酿酒的生产商可能会感觉低人一等,因为他们无权在酒标上用“纯”或“单一调和”这两个词。所以这就是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我在和很多个不同品牌对话时,尤其是采用多重蒸馏柱的品牌,我会告诉他们加尔加诺系统仅仅对朗姆酒进行分类,而不是对品质进行分级。要是我看到一瓶朗姆酒上标着“纯单一朗姆酒”,我就知道它是罐式蒸馏,全部产自一家酒厂。要是我尝一口,发现它难喝的要命,那它依然是劣质朗姆酒。如果另一瓶朗姆酒没有标那样的字眼,我会假定它用的是多重蒸馏柱,同样,要是它很好喝,我就会喜欢它。就这么简单。所以,酒厂要么提升朗姆酒的品质,要么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多花一点钱是值得的,因为罐式蒸馏朗姆酒更有手工酿造的感觉。这就是朗姆酒目前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很明显,因为有些品牌的价格一夜之间就翻了四倍。

《饮迷》:还有什么其他障碍?

各种规则和规定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每个人都对朗姆酒有不同的解读。我这辈子喝的第一种朗姆酒、也是我在派对上的首选是乌里叔侄超烈——63度、非陈年白朗姆酒。它是一款风格粗犷的牙买加朗姆酒。在全球很多国家,朗姆酒未经陈酿不能定义为朗姆酒——在某些国家朗姆酒必须陈酿。但乌里叔侄超烈是一款典型的牙买加白朗姆酒。所以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明白,每个国家都按照统一的方式酿造朗姆酒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但我们——尤其是进口国——能做的是树立一个标准,让消费者对他们购买的朗姆酒多一点了解。

朗姆酒生产国也有责任去大力宣传自己生产的朗姆酒类型,以及它们和其他产品的区别。所以巴巴多斯要这样说:“这是巴巴多斯朗姆酒,我们的规则和规定是这样的。我们不添加这个还有这个,我们不会那样做。我们同时使用蒸馏罐和蒸馏柱。”委内瑞拉就这样做了——它们有一个法定产区分级制度。所以大家都知道,委内瑞拉朗姆酒必须陈酿两年,它们用的是蒸馏罐和蒸馏柱,要是酒标上写有年份标识,它指的是最年轻的原酒,而不是最老的。但危地马拉用的是索雷拉系统。索雷拉——嗯,你可能认为它具有争议性,但在危地马拉没问题,只要你知道它是索雷拉系统。一个牙买加人不可能跑到危地马拉说:“你应该这样酿造朗姆酒。如果你加上年份标识,应该像我们牙买加人一样写最年轻的酒龄,而不是最老的。”因为危地马拉人会反驳说:“我们在危地马拉就是这样酿造朗姆酒的。”在美国和欧洲销售这些朗姆酒也没问题——除非欧洲人、欧盟、美国的酒精及烟草税务贸易局或加拿大的安大略酒类管理局有明确规定,任何酒瓶上的年份标识都必须代表最年轻的原酒,威士忌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有些规则才能统一。再强调一遍,这是进口国的事。这不是单个朗姆酒生产商的事,因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饮迷》:这种设想会有实现的一天吗?

它需要吸引更多人关注。美国其他烈酒也遇到过类似情况,比如邓普顿黑麦威士忌因为宣称在爱荷华州酿造(事实上不是)遭到起诉。我们有先例可循。这要感谢舆论的力量、网络的力量,还有向这些机构施压的力量。假设你第一次尝试某款朗姆酒,花了几百美元,你以为它是21年陈,因为在你的观念中21年威士忌至少有21年,但你喝的时候发现它的口感有点单薄,味道还行但是和你的想象有落差,然后你发现它是索雷拉系统21年,由3年到21年陈的朗姆酒调和而成,这种感觉很不爽。要是有一天有人决定起诉一家这样的公司,他们胜诉的几率很大,而这会一发不可收拾。总有一天会有人起诉的。“我买了一瓶21年,但它不是,虽然它在酒标上写明是21年。”公司该如何回应呢?

《饮迷》:生产国自己呢?它们可以做些什么?

去年12月,牙买加刚刚创建了一个GI(地理标志)系统。现在牙买加朗姆酒的定义以及谁可以在酒标上使用牙买加一词有了明确规定。具体内容包括允许使用的蒸馏器类型、允许使用的甘蔗品种、酵母、水、装瓶酒精度。现在就看委员会和牙买加政府的执行力度了。比如,德国有一种叫维什尼特的朗姆酒,由95%本地烈酒和5%牙买加厚重型朗姆酒兑成,但有些会在酒标上写“牙买加”或“牙买加维什尼特”。要是牙买加政府说不行,他们就不能这么做了。还有一个例子是捷克名酒图兹马克。它以甜菜和焦糖为原料,却以“朗姆酒”的名义出售——销量高达几十万瓶,几乎只在捷克国内销售。捷克加入欧盟后,他们便不能再使用朗姆酒这个词了,因为按照欧盟规定,朗姆酒必须以甘蔗为原料且必须用某种特定方式蒸馏。这就是牙买加政府、巴巴多斯政府和每个想让自己的朗姆酒打开国际市场的岛国必须要做的事情。法国人最擅长这个,比如香槟产区和干邑产区。他们就是这样酿酒的,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我们发现有些酒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说:“朗姆酒行业缺乏透明度,我们已经受够了,所以我们要公开自己的信息。”他们搞出点动静后,人们注意到了并品尝了他们的产品,然后会去问其他品牌:‘为什么你们不公开同样的信息?’他们没有告诉人们怎么酿造朗姆酒——这总是被误解,而是说:“让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朗姆酒,把它推广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