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法国廊酒造就的神圣之饮兼具法美两国的魅力。Seamus Harris撰文。
几个世纪以来,法国与美国的关系用爱恨交织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法国是美国最古老的友邦,反对君主制、追求平等和对英国的不信任把它们紧紧连结在一起。不过,看似和谐友爱的双方暗地里不断较劲——还记得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掀起的“自由薯条”风波吗?不管怎么说,这对桀骜冤家对彼此的钦佩和赞同虽然是不情不愿,却又总能开花结果。因此,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美国人暂时放下对法国人的嘲笑,用自己鲁莽又巧妙的方式对高卢酒吧里的主角发起突袭,炮制出一款全新鸡尾酒——这就是秋菊。
相比20世纪初期美国人用法国酒吧材料创造的大部分鸡尾酒,秋菊更加温文尔雅。与根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命名的法兰西75不同,秋菊是一款清淡的开胃酒,体现了高卢人内敛的气质。它有如一场优雅的约会、一次在修道院药草园中的餐前漫步;它更像是葡萄酒香弥漫的松弛剂,而非威力极大的强劲酒品,美式的时髦外表下隐藏着法兰西的乡土之魂。它是法国植物浸渍与蒸馏技艺的典范,将味美思和法国廊酒合而为一,复杂美妙的草本风味中加入了少许苦艾酒,最后再添上一丝橙皮的香气。
秋菊的始创者最有可能是Hugo R Ensslin——前禁酒令时代一位怀才不遇的纽约调酒师。Ensslin自行出版了《混合酒饮配方》(1916年),这本书与众不同,好像只收录了他亲手调制过的鸡尾酒。我们这样猜测是因为Ensslin的配方有很大一部分从未在其他地方出现过——他要么自创了这些鸡尾酒,要么是这些配方的早期实践者——而当代鸡尾酒著作通常会直接从其他书中摘抄配方。Harry Craddock的《萨伏伊鸡尾酒手册》便是一个佐证:书内收录了Ensslin的几十个配方——David Wondrich认为是146个。除了秋菊,Ensslin还记录了深受手工调酒师青睐的飞行的最早配方和亚历山大的原始版本,以及很多其他配方。他的这本书是禁酒令颁布之前纽约出版的最后一本鸡尾酒指南,我们透过它得以一窥那个年代的流行酒品,此后纽约城最好的酒吧陆续关门,客人们只能跌跌撞撞地走回家,喝起了私酿金酒。
秋菊是Ensslin的原创,仅凭这一点就值得一试。或许它的名字也大有文章?在中国国画中,菊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巧合的是,翠竹也是一款味美思鸡尾酒的名字)。而这似乎正是调制秋菊的最佳理由。味美思鸡尾酒值得让更多人来关注。实际上,味美思本身就是一种瓶装鸡尾酒,用它来调酒肯定错不了。西班牙人深得其中精髓,有午后小酌味美思的传统。秋菊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证明了略施心思便可用味美思调出复杂而清淡的鸡尾酒。无论你想在太阳落山之后静享夜色温柔,抑或想在夜深人静时为一天画上优雅句点,秋菊都是一个绝佳选择。
配方(点击查看)
秋菊
不可不记的五个时间点
1873年风光如画的费康小镇位于诺曼底海岸,Alexandre Le Grand正是在这里创办了法国廊酒公司。Le Grand是当地一位葡萄酒商,曾宣称自己“重新发现”了一个著名的利口酒古方。据说这个古方诞生于1510年,是费康修道院的威尼斯修士Dom Bernado Vincelli所创。Le Grand不无大胆地宣称,Vincelli曾向弗朗索瓦一世献上此酒,这位国王品尝之后惊呼道:“我的天!这是我尝过最好喝的酒了!”Le Grand热衷于声势浩大的推广宣传,这从留存至今的法国廊酒宫可见一斑——它于1888年完工,将哥特式、文艺复兴和新艺术建筑风格融于一体,内部容纳了酒厂、以彩色玻璃拼就的产品“历史”展示和为数众多的艺术品收藏。时至今日,法国廊酒宫仍是诺曼底地区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1880年代在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之下,法国廊酒很快漂洋过海出现在了美国人的鸡尾酒杯里。Jerry Thomas所著1883年版的《调酒师指南》中就有它的广告,而1887年版中有几款鸡尾酒用它增加甜味。Patsy McDonaugh撰写的《调酒师指南及绅士酒柜伴侣》(1883年)不仅包括了法国廊酒鸡尾酒配方,还将其列为“最受欢迎”的酒吧必备四大甜香酒之一。法国廊酒进入美国时恰逢味美思日渐流行,它们最终将在调酒壶中相遇。
1916年Ensslin的《混合酒饮配方》首次记载了秋菊,不过这款偏甜的配方仅仅包括等份味美思和法国廊酒。Ensslin只是简单罗列了配方,并未详细描述制作方法,因此我们无法得知他是否声称秋菊是他的独创。
1930年《萨伏伊鸡尾酒手册》收录了一个改良版的秋菊配方,法国廊酒与味美思的比例降至1:2。Craddock书中的这个版本口感更干,成为了日后的标准。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款酒“在欧罗巴号上的美利坚酒吧里名气很响,深受欢迎”。这艘德国邮轮正是在Craddock写作此书时开启处女航的,短短五天就可横跨大西洋,想必对那些急于逃离禁酒令的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大救星。
1900年代末秋菊在鸡尾酒复兴运动中重获新生。《萨伏伊鸡尾酒手册》中许多湮没无闻的配方重见天日,其中秋菊因其特有的草本风味——这正好顺应了当时对新奇事物如苦艾酒的追捧——和低酒精度赢得了青睐。有些调酒师对秋菊进行了创新,如Jeffery Morganthaler的木桶陈酿尝试——既然单桶法国廊酒难以买到,这或许也是一个营造额外木桶陈年风味的好办法?
本文刊登于《饮迷》第32期。